• <menu id="owgak"></menu>
  • <menu id="owgak"><strong id="owgak"></strong></menu>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圖片新聞
    榆林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發布時間:2023-01-04 10:03 來源: 榆林日報 閆景 馬騰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曹家灘煤礦疏干水調蓄池。


    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民生改善碩果累累……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榆林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作為根本遵循,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產業發展蹄疾步穩

    2022年,榆林基于對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角色”的清醒認識,牢牢堅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思路,全力推進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聚力打造“煤頭化尾”的全新產業鏈,以能源化工為主導的工業經濟在總量、增速、質量等方面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其間,榆林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帶動投資、穩定增長、促進轉型的關鍵作用,多措并舉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建成投產延長石油榆神年產50萬噸煤基乙醇、國能榆林化工年產5萬噸PGA、陜煤榆林化學年產180萬噸乙二醇等重大產業項目,預計新增產值255億元。錨定“雙碳”目標,積極探索安全、清潔、低碳、智慧能源技術路線,聚力推動煤基化學品向高端合成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煤基聚酯、可降解材料等延伸,實施煤制清潔燃料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煤制油氣基地,用煤炭深加工保障國家油品和石化原料供應安全,加快煤經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中科院大連化物DMTO三代技術示范推廣。新興產業加速布局,加快發展清潔煤電、新型煤化工、現代載能產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進程駛入“快車道”。

    農業強則基礎穩。2022年,榆林還堅持“守底線、保供給、興產業、推改革、促增收”,實施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大力推廣設施農業、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龍頭企業積極創新科技,農業生產實現質效雙升;制定出臺加快推進羊子、山地蘋果、馬鈴薯、蔬菜、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全力打造羊子、馬鈴薯、蘋果、蔬菜4個百億級主導產業全鏈條和小雜糧、中藥材、牛、生豬4個十億級特色產業全鏈條,同時打造“X”個區域優勢名品,特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獲批建設國家陜北肉羊產業集群及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國家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達到20個;將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在全省率先啟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五年行動,通過節水改造、補灌擴面、技術推廣“三條路徑”,逐步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天空湛藍無垠,流云潔白輕盈……2022年,榆林中心城區藍天白云顏值頻頻爆表,在社交平臺里曬出以藍天為背景的各種美圖,已成為榆林人的新時尚。與之相呼應的,是同樣“秀色可餐”的環境數據:中心城區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20天、同比增加7天,綜合指數3.69、同比改善3.1%,空氣質量狀況創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

    空氣質量不斷改善,是全市上下堅持鐵腕攻堅,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必然結果。2022年,榆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其間,榆林積極探索污染天氣企業績效四級管控,利用“空天地”綜合指揮平臺,閉環處置各類大氣污染問題230個,啟動應急管控28次。按照“宜熱則熱、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煤改清潔”原則,積極開展中心城區散煤治理,在重點干道安裝道路智能降塵系統,建筑工地全面實行“六個百分百”,城區裸露土地及時覆蓋,道路和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6項指標連續三年全面達標,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25微克,秋冬季優良天數達120天,均為全省第一。

    碧水保衛戰中,榆林組織千人開展新一輪入河排污口大排查,制定印發16個國控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汛期污染防治針對性措施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典型予以示范推廣(黃河流域唯一地級市);成功創建為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完成5個鄉鎮“萬人千噸”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實施9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提升工程。2022年1至11月,全市地表水水質改善幅度在全國339個城市中排名第22位,優良比例達到93.75%,較2021年同期提升18.7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全部消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同時,榆林開展了全市地下水環境現狀和監測情況調查,完成230家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整改自然保護區問題點位35個,《陜西紅堿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案例獲評生態環境部2022年度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米脂縣高西溝村獲評“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稱號。

    民生福祉顯著增強

    2022年,榆林還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做實民生“賬本”,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攻堅戰,廣大醫療工作者、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舍小家、顧大家,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認真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要求,統籌全市各級醫療資源,堅持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優化接診就醫流程,切實提升救治能力。加強藥品及醫療物資供應和儲備,配足重癥床位和救治設備,合理設置常態化核酸檢測點,切實滿足群眾檢測需求。

    一條條暢通的道路,連接民心民意、關乎民生福祉。2022年,榆林建成投用膚施南路北段、駝峰南路拓寬、興中路、校場路和長城南路十字人行天橋等市政建設項目,群眾出行更加便捷。建成開放凌霄廣場,并充分利用中心城區邊角地和裸露土地建設社區公園。中心城區新增設停車場37個,新建停車場4個,新增施劃機動車停車位6382個,“停車難”得到進一步緩解。建成76個標準化社區、69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統籌推進城區保障性住房建設、老舊散小區綜合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建制村全覆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2022年,榆林的文化、體育、教育事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成功舉辦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迄今為止全省參賽人數最多、辦賽規模最大、項目設置最全的一屆省運會)為契機,全面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扶持壯大體育產業,全市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舉辦榆林市春節聯歡晚會、榆林市少兒春晚,制作“年·味”“非遺大拜年”系列短視頻,并通過文藝小分隊、流動演出車等方式開展惠民演出活動,將“文藝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推出一系列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標志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在教育投入上全力保障、不設底線,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新建、改擴建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公平普惠、優質多樣、人民滿意的教育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

    增强性功能最好的锻炼方法
  • <menu id="owgak"></menu>
  • <menu id="owgak"><strong id="owgak"></strong></menu>